从本年至1978年底,我社大批干部下放到中央统战民委系统“五七干校”劳动(先在吉林双辽,1970年初至湖北沙洋,以后,干校迁到京郊沙河,每年抽调十来名干部到干校参加劳动)。1970年至1974年初,我社还抽调部分干部到河南驻马店民族印刷厂战备厂参加劳动。
遵照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的决定和(北京)军区的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派出军管组进驻我社,实行军事管制。
我社根据1966年9月间中宣部批转中央民委党组关于毛主席著作下放地方印制的文件,分别与有关地方出版社联系并协商,除《毛泽东选集》(蒙、藏、维、哈、朝文版)由我社负责印刷出版外,其他如《毛主席语录》、《毛泽东著作选读》(甲、乙种本)、单篇本等原则上下放地方印刷。个别地方出版社因条件关系,一时尚不能承担者,仍由我社负责安排印刷出版。地方接受印刷任务后,我社即安排供应纸型计划。1966年11月—1967年5月23日,下放地方印刷的毛主席著作品种和纸型计有蒙文21种,藏文25种,维文29种,哈文36种,朝文6种,共117种。
《毛泽东著作选读》甲种本、乙种本维吾尔文版出版,哈萨克文版分别于3月、8月出版,蒙古、藏、朝鲜文版分别于8月—12月出版。
《毛泽东诗词》维吾尔文版出版。
本年,《毛泽东选集》1—4卷蒙、藏、维、哈、朝文版翻译、修订出齐。为了翻译、修订出齐《毛选》1—4卷,中央民委同意,从内蒙古、新疆、西藏、四川、吉林等省区商调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5种语文的优秀翻译、校对人员到北京,和我社的翻译、校对人员一起进行翻译、修订工作,经过将近一年的辛勤耕耘圆满完成了任务。
中央民族学院、西藏民族学院学生和新疆、甘肃、青海、四川省区的干部共97人来我社实习。
毛泽东、朱德、贺龙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少数民族参观团,我社参加翻译工作的人员也受到接见。
我社用少数民族文字翻译《毛主席诗词》遇到困难,呈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审阅批改。郭老在百忙中就《柳亚子•<感事呈毛主席一首>》的白话译文作了修改并加注。
国务院第141次全体会议通过,任命黑伯理同志为我社社长。
建社十周年并举行纪念活动。十年中我社以汉、蒙、藏、维、哈、朝、壮等7种文字出版的书刊,共2910多种,发行3930多万册。这些书刊在民族地区传播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了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介绍了国内各民族尤其是汉族在革命和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给民族地区输送了大量的文化食粮,扩大了党在民族地区的影响,使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顺利地贯彻执行,提高了少数民族广大干部和劳动人民的政治觉悟,为进一步巩固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革命和建设,繁荣和发展少数民族的文化作出了贡献。特别是马列著作、毛泽东著作的大量翻译出版更有深远的意义。《光明日报》1月16日发表了题为《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供给各族人民文化食粮——民族出版社成立十年成绩很大》的通讯。
刘少奇著《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蒙古、藏、朝鲜文版出版,维吾尔文版于本年11月出版,哈萨克文版于次年1月出版。
“《毛泽东选集》少数民族文字版翻译工作座谈会”召开总结会议。座谈会从1961年9月28日召开第一次会议,到1962年1月18日先后举行了9次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民族文化工作指导委员会、中国文改会、中科院语言研究所、社科院民族研究所,《毛泽东选集》俄文版、英文版、法文版、西班牙文版、日文版翻译组,北大中国语文系、东方语文系,中央民族学院、中央高级党校新疆班、地图出版社、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社等各单位的有关同志,以及《毛泽东选集》少数民族文字版(蒙古文、维吾尔文、朝鲜文)各翻译组的同志,中央民委副主任刘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赛福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主席包尔汉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扎克洛夫也参加了座谈会和小组会。
座谈会研究如何提高《毛泽东选集》各少数民族文字版译文质量的问题,是一个在翻译工作中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学术讨论会。从事汉、蒙古、维吾尔、朝鲜文的语文工作者,以及俄、英、法、西班牙和日等外国语文的翻译工作者聚集一堂,共同讨论翻译工作问题,为后来各文种翻译、修订出齐《毛泽东选集》1—4卷,进一步提高译文质量,准确表达原文思想内容,科学地传播毛泽东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
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四川、吉林等省区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5种语文的主要翻译骨干到北京,与我社共同进行了《毛泽东选集》第4卷少数民族文字版的翻译、审订工作。蒙古、维吾尔、哈萨克、朝鲜文版分别于1962年4月、8月、11月、7月出版。藏文版于1964年9月出版。
地 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院
电 话:010-64211126
Copyright 2013 民族出版社